学前教育学院特殊教育系2020-2021学年冬季小学期第五场、第六场于2021年1月9日在培训楼培西202教室展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培智学校高级教师万莉莉受邀到琼台师范学院开展《与 特殊儿童的沟通训练》主题讲座。受疫情防控影响,讲座以线上形式通过腾讯会议进行直播。学前教育学院王河滨老师、林海川老师、刘沛汝老师与2019、2020级特殊教育班以及其他学院同学近100名听众到场聆听。讲座由王河滨老师主持。


万莉莉,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硕士,特殊教育高级教师,广州教育学会组织的国家培智类课程标准(康复训练)研究小组核心成员,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培智学校沟通训练骨干教师。曾获得“广东省特殊教育优秀教师”、“广州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广州市番禺区优秀教师”等称号;研究专长是特殊儿童的沟通评估与训练、校本课程开发;主持市级课题两项;作为课题组副组长,参与省级、市级、区级多项课题,获得2017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二等奖;主编4本专著,公开发表多篇论文。

在讲座开始时,万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你和特殊学生/人士沟通时,遇到哪些困难/障碍?并请同学上台分享沟通过程中自己的体会。上台的四位同学中,分别分享了见习时期与特殊学生相处的经历、生活中身边特殊儿童的惊险遭遇、从新闻中了解的相关事件。
2019特殊教育班韩小慧:在海口特殊教育学校见习时,与班上的孤独症学生进行沟通时,学生和说话者无眼神交流,且学生脾气易怒,沟通困难。
2019特殊教育班孙睿雯:在海口特殊教育学校见习时,偶然遇见一位受伤的学生,帮她包扎了手指后,学生用手势语表示感谢,由于自己缺乏手势语知识,很难进行沟通。
2020特殊教育班赵海燕:在生活中身边有一名“因聋致哑”儿童,与家人外出时,家人独自离开,该儿童因为自身障碍而无法求助他人只能在外独自等待家人寻找。
2020特殊教育班招锦婷:在新闻中看见了一名视障小女孩的母亲为了不伤及孩子的自尊心,同时锻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每天默默守护视障孩子上下学。

在万老师大致了解了同学们与特殊儿童沟通的经历后,讲座正式开始。

《沟通与沟通障碍》
万老师通过三个方面来讲述了沟通与沟通障碍:
一、沟通的概念、过程、方式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发送和接受信息的过程,即发送者和接收者表达信息,接收者理解发送者信息的过程。沟通的过程包括理解与接收,这个过程中至少需要两个人。沟通有多种方式,口语是普通人群最常用的一种。
二、学前儿童沟通能力的发展阶段、特点
学前儿童沟通能力共分为五阶段,分别是前语言发展阶段(出生-9个月)、单词阶段(9-18个月)、双词阶段(18-24个月)、简单句阶段(24-36个月)、复杂句阶段(3岁-6岁)。在学前儿童沟通能力发展过程中,理解先于表达。五六岁儿童口语水平已接近成年人。
三、培智学校学生的常见沟通障碍及成因
培智学校学生常见的沟通障碍有两类:语言发育迟缓、构音障碍。语言发育迟缓分为理解方面出现迟缓,例如听不懂名词和动词;表达方面出现迟缓,例如电报句,甚至完全没有口语。当个体的语言错误严重影响到语言可懂度,才能被认为是构音障碍。造成沟通障碍的原因共有两方面:生理原因和环境原因。

互动环节
在讲述过程中,万老师通过邀请同学分析实例、观看视频动画等互动方式,深入增进同学们对沟通的概念、过程以及方式的理解。

每一部分内容教授完后,万老师都作出了内容小结。不仅检验了同学们对课堂知识的汲取程度,更帮助了同学们及时复习所学知识,加深记忆,以便同学们在未来工作中可以将所学知识高效利用。
小结一:①沟通的过程包括理解和表达。
②沟通有多种方式,口语只是其中一种方式。
小结二:①理解先于表达。
②5、6岁儿童口语水平已接近成年人。
小结三:①环境有可能导致培智学校学生的沟通障碍。
②语言发育迟缓学生,语言环境既丰富,也单一。

结束了“沟通与沟通障碍”部分的学习后,万老师带领同学们踏上了“培智学校的沟通训练课程”学习之路。

《培智学校的沟通训练》
万老师通过三个方面讲述了培智学校的沟通训练方法:
一、市级课题研究成果:培智学校沟通训练课程
培智学校沟通训练课程开发包括三个内容:①构建体系,研发工具(“三环境▪四领域”沟通训练课程体系);
②筛选学生,开始训练(培智学校沟通训练“E-T-A-P”课程实施策略);
③评价反思,形成资源。
二、与培智学校学生沟通的注意事项
①和学生有视线接触(追视学生);②语速慢;③句子短(简单句);④适当重复;⑤用手势、图片等形象化的手段进行辅助(视觉提示);⑥夸张地表扬/鼓励。
万老师多次强调“与培智学校学生沟通的注意事项“的重要性,该部分内容可以帮助同学们提高与培智学校学生沟通的有效性。
三、绘本在培智学校沟通训练中的应用
①绘本的界定:由文字与图画或完全由图画组合起来的故事书。
②改编绘本的原因:大部分学生能力有限,很难理解现成的绝大部分绘本。
③根据训练目标进行改编的原则:先确定图(删除无关人物或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再确定文(使用简单、重复的表述)。④与培智学校学生讲读绘本的注意事项:重点讲图(一边指,一边讲)(切忌把讲读绘本变成认字教学);声情并茂、手舞足蹈。

互动环节
在讲述如何应用绘本教授培智学校学生时,万老师展示了由她自己改编的绘本故事“开心的巧虎一家”和改编前的绘本视频“快乐的巧虎一家”,并请同学从题目、内容(情节)、角色三方面观察分析两份绘本的区别,以及改编原因。

结合绘本改编的原则与目标,万老师向同学们详细讲解分析了改编绘本的过程与思路,使同学们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如何对绘本进行改编。随后,万老师将同学们分为十组,并分发了五份视频,要求同学们根据视频与训练目标改编绘本。

(激烈的小组讨论)
改编时间结束后,由各组派出一名成员上台向同学们展示并讲解小组作品。万老师对每组作品进行点评并提出修改建议。

(修改后的作品)
刘老师总结讲座
讲座最后由刘沛汝老师进行总结,刘老师代表琼台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特殊教育系的全体师生对万老师表示衷心感谢。由于疫情影响进行的线上讲座,万老师以“沟通”为出发点,全面讲述了:何为沟通?如何沟通?与培智学生沟通时注意事项有何?绘本在培智学校沟通训练中如何应用?每一部分内容都是同学们可以运用于见习与未来工作中的实打实的“干货”。虽然只有一天的学习时间,但是同学们已经将万老师所授知识牢牢地记在心中。通过本次讲座,特殊教育系的同学们受益匪浅,满载而归!
学前人公众号
幼师微学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