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党的十八大看党建工作新变化

2013-06-07 15:2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是继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党建科学化命题后的再次集中阐释,并在新的阐释中发展了党的建设理论。
   

       一是突出党与人民的关系。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这也是党建科学化的本质所在。科学化是指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党建科学化同样指符合党建规律。政党政治规矩从不同层面、不同方面可以有多种总结,但最根本的就是政党的兴衰取决于人心向背。任何党,只要离开其群众基础、社会基础,就注定没有立足之地。因此,党的建设不能违背这一根本规律。而自觉地把植根于群众造福于人民定为党的建设的首要问题,是党成熟、清醒的标志之一。
   

       恰恰为了服务群众、联系群众,党的十八大提出开展以为民清廉务实为主题的群众路线教育,提出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新形势下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这将是一场新的教育与实践活动,但更是党的建设持之以恒的艰巨任务。
   

       二是党的建设目标有新定位。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是十分重要的提法,意味着党建工作方向有新的变化。党的十六大、十七大都强调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执政党”。而“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提出,更突出地强调一种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突出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党建工作思路,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特色。说到底,共产党只有在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才能获得生命力,而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只有改革创新才能更好地为人民为社会服务。“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提出,浓缩了时代特色。

 

学前人公众号 幼师微学工号
  1.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桂林洋高校区 邮编:57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