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党员中选择培养人条件初探
巫 芬
在发展党员工作中,选好发展对象的培养人非常关键。培养人就像为刚走上工作岗位者引路的师傅一样,“名师出高徒”,严师出高徒,师傅能给徒弟以全面的点拨,少走弯路,提高培养的质量和成功率。本文就笔者多年来参与党员培养工作中的感受,谈谈企业机关(以下称机关)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中如何选择培养人的个人看法。
机关单位集中了本单位的高水平管理人员,是单位运作的发动机和推进器,人员总体素质好,思想觉悟高,追求进步和要求入党的人员自然较基层单位多。所以培养人的选择要依据以下一些条件进行。
一、是正式党员,强烈的责任心必不可少,热爱党组织和热心助人是必备条件。培养人要将培养一个新党员看作是生产一件产品,精雕细琢,不让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培养出来的党员的思想层次要以高标准来要求,最好是超越自己,起码不能低于自己;要对别人负责,尽到扶上马,送一程的责任;要对组织负责,把好新成员的入门关,确保向组织输送的新鲜血液让人放心,经得起组织考验,经得起工作和群众的检验。如今,有少数人入党为了镀金,带有很强的功利性,这样的人即便进入党组织,也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中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所以培养人对类似的发展对象少不了要多引导,多批评,避免降低标准,放任自流,致使新党员思想素质达不到相应的高度。
二、为人热情,热心帮助人。一个人从入党积极分子到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是思想进步的过程,是人思想政治成熟的标志之一。在机关工作,人人都想向上发展,这是人之常情,也是自身价值需要得到肯定的外在体现。所以培养人和发展对象之间最好不要有利益冲突,以免有隔阂,甚至产生不应有的矛盾和波折,影响集体团结和组织战斗力。
三、有一定组织能力和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会做人的思想工作。培养人应经常和发展对象保持密切联系,充分掌握发展对象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判断发展对象是否言行一致,而不是一个投机取巧、善于钻营的人。
四、培养人的职位最好比培养对象高。这样有几个好处:一是培养人在平时安排工作时,可以有意无意地安排培养对象做一些党内工作或与党组织有关的工作,使发展对象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党性,把党性根植在脑海中,自觉付诸于行动,形成良好的组织纪律性;二是发展对象有缺点时,培养人发现了并指出来,发展对象心悦诚服,一般不会产生抵触情绪,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有助于形成一个政通人和、上下通达、上下融洽的集体。大多数发展对象对自己的培养人心存感激,无形中又有了感情纽带,工作相互配合,不拆台,不排斥,形成合力。
五、培养人有高度原则性,要做老实人,不做老好人,按培养程序办事。对发展对象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出现的苗头性问题要及时予以提醒和教育,帮助其逐步在思想和行动上成熟起来。“谁培养、谁负责”的程序在每一个环节里要得到落实。
六、严格标准,注重资格审查,选好自身素质过硬的入党培养人。要求入党培养人必须思想政治素质高、党性原则强,熟悉党的基本知识和发展党员的程序及要求,能够向发展对象解释党的纲领、章程,并指导发展对象填写《入党志愿书》;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全面了解发展对象的入党动机、政治觉悟、思想品质、工作表现、个人经历等情况,有帮助教育发展对象的能力,能够较好地对其进行思想和道德培养,从而进行有的放矢的培养。同时,一名正式党员不能同时担任几名发展对象的入党介绍人,受过党纪政纪处分的党员,以及民主评议不合格的党员,不能担任入党介绍人。培养人在全过程中不讲形式,不走过场,对发展对象严格要求,严格教育,在批评中前进,在教育中提高,不断改造发展对象的人生观,价值观。
七、要荣辱不惊,能担当责任。组织要跟踪培养人工作开展程度,对不履行介绍人职责,不了解发展对象情况,不如实向党组织汇报发展对象真实情况,致使发展党员工作出现失误的,要追究入党介绍人的责任,情节较轻的取消入党介绍人资格,情节严重的给予党纪处分。另一方面,要积极落实入党培养联系人的待遇,把党员的“评优”与是否完成好培养联系工作结合起来,对表现好、业绩突出的培养人给予表彰奖励。
除上述之外,还应该解决好以下几个突出问题,一是责任不清、意识淡化。由于一些培养人党龄短、工作经验不足,对自己应做的工作知之不详,存在考察阶段填填表、走过场了事的思想,从而使发展对象思想觉悟、能力素质提高不明显。二是个别培养人有点“腿软”,活动靠后站、没有服众的素质,自然当不好培养人的角色。三是方向跑偏。有的培养人对发展对象了解不深不细,教育管理创新方法少,好心却办不成好事;有的自我意识过强,亲和力不够;有的引导不注意方法,帮带不讲究策略,引起发展对象的反感,效果事倍功半。四是缺乏创新。现阶段入党的人一般比较年轻,他们思维活跃,思想新潮,对新事物接受快,对新形势适应快,培养人要跟上节奏。如果培养联系人对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研究不深、缺少创新,就会使帮带水平一直在低层次、旧思路上徘徊,无形中也拉远了与发展对象之间的距离。
学前人公众号
幼师微学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