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学前教育学院举办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二)

2023-07-16 18:57

7月14日上午,学前教育学院于府城校区教师教研室再次召开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此次会议就我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教学大纲进行细节研讨,以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为契机,旨在做真做实专业建设工作,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学前教育学院庄小满院长,罗丽丹、乔金霞、顾丽梅副院长出席研讨会,会议由罗丽丹院长主持,学院专任教师全员协同、共同参与。

会议之初,罗丽丹副院长进行主持讲话,确立本次研讨的重点是培养目标和指标点的修订与分解,针对指标点的修订强调四个要点:第一,指标点的描述要体现能力;第二,指标点之间的边界要清晰;第三,指标点的描述要量力而行,不透支、不超标;第四,指标点的分解要可衡量、可落实、可评价。接着,胡丽园副主任结合银海强副校长关于“OBE理念下如何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专题讲座精神,依据专业认证内容,详细说明了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后的培养目标定位以及目标预期。胡副主任指出,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应基于学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专业办学基础及国家关于教师培养的相关文件精神进行界定。从基本素养、服务面向、人才定位三个角度对培养目标定位进行全面梳理和深度剖析。按专业认证标准的维度,基本素养分为师德素养、教学能力、育人能力、发展能力;服务面向涵盖地区的区域、专业的领域、职业的特征;人才定位则是思考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同时,胡副主任基于行业调研结果、政策文件分析以及学术研究结论,对人才定位的“幼儿园骨干教师”从师德素养、保教知识、保教能力、育人能力、发展能力五个方面进行了目标内涵的描述。

学前教育学院全体教师按照师德规范、教育情怀、保教知识、保教能力、班级管理、综合育人、学会反思、沟通合作八大模块划分为8个研讨小组,就毕业要求、毕业要求内涵、指标点、支撑课程等方面分别提出了修订建议,并对目前修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在现场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探讨。王卓老师以“师德规范”这一模块指标点修订为重点进行了汇报,详细阐述了小组在修订过程中的思考以及修订依据。赖竹婧老师以可测量为主要标准,将“教育情怀”的指标点分为热爱学前教育、具有正确的观念、关爱尊重幼儿。巫秋云老师重点对标二级专业标准、降低三级专业标准的体现,同时参考其他优质院校培养方案对“保教知识”模块进行修订。周悦老师在会上具体阐述了二级专业认证标准和三级专业认证标准中“保教能力”的区别,并参照《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学前教育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等保教能力相关的政策文件,详细说明了“保教能力”模块中毕业要求、毕业要求内涵、指标点以及支撑课程的修订。秦雪娇老师参考相关政策文件,就“班级管理”模块的修订进行汇报,她认为“班级管理”主要可分为班级常规和环境创设两方面。宋景欣老师对“综合育人”指标点的修订进行了详细描述,具体分为树立育人意识、全要素育人、以美育人。余雅洋老师将“学会反思”的指标点修订为发展意识与自我规划、反思习惯与实践能力,同时对支撑课程也做出了有据可依的修订。邓虹婵老师在汇报中将“沟通合作”的指标点分为共同合作意识、沟通合作技能以及沟通合作体验。


最后,庄小满院长进行总结发言。庄院长鼓励教师们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念,每门课程的制定都要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同时课程大纲更应秉承严谨的科研精神进行修订。下一阶段的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修订工作将从组内交流转变为组间交流,各小组进一步统一思想,对标相关文件,明确后续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路。

此次研讨会加强了学前教育学院教师们对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的认识与理解,为我院人才培养理清了思路,指明了工作方向。


(图/郇童 文/杨斯乔 初审/胡丽园 终审/罗丽丹)

学前人公众号 幼师微学工号
  1.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桂林洋高校区 邮编:571127